按照省林草局统一部署,全面加强重点项目林地要素保障。
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抢抓市委、市政府打造环大山包文旅产业机遇,统筹推进文屏、砚池、桃源、茨院等乡(镇、街道)农文旅融合旅游、龙头山红色旅游、梭山休闲旅游等各类旅游资源连点串线、融合发展。持续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继续实施好增值税减免政策,每年新培育经营主体3500户以上。
加快 5 万吨速冻薯条深加工项目建设,延长本地马铃薯使用周期,扩大市场需求。依托品种改良、高接换优,实施核桃提质增效2万亩,持续加强对领硕一品福等重点核桃深加工企业的扶持培育,助力企业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不断提高有机核桃油、核桃休闲食品等产品市场竞争力,让全县核桃种得出、能加工、有市场。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力争年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 3 户以上。昭通日报记者 毛利涛/文图片来源于昭通日报图视库。打造百亿元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在打造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上,鲁甸县聚焦龙头引领、基地带动、品质提升、精深加工、品牌塑造等环节,打造花椒、核桃、马铃薯、肉牛4条全产业链。
年均新增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6 户。推进内扶外招、内外合作、以商招商,积极引进一批有实力的生产制造加工型企业入驻园区,促进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发展。蓝天白云下,昭阳区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香葱产业基地满眼皆绿,机耕路、供水渠、喷灌设施一应俱全,百余名务工群众有分工有合作,补苗、除草、松土,拔葱、分拣、装箱,忙得热火朝天。
作为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高标准苹果矮砧密植示范园,昭通超越农业有限公司采用国际领先的自根砧矮化密植技术,高标准打造10万亩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全园安装果树稳定格架、防雹减灾网,推广水肥一体化智能滴灌,使用成套的现代化果园管理机械设备,成为引领昭通苹果产业发展的示范和标杆。靖安安置区党工委副书记朱荣明说。现在,脱贫地区群众收入一产占比仅20%多,接近80%的收入来源靠外出务工。——昭阳区青岗岭乡沈家沟村第四村民小组组长 罗能早昭通是劳动力资源大市,全市630万人口中农村劳动力有305万人,近三年来常年外出务工250万人以上。
该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一二期围绕数据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立体感知体系、综合管理软件体系建设四个方面,建设了一套上下联通、信息畅通、反应快捷的森林防火监测预警体系。我家承包管理90亩果园,还负责管理果园抽水站,加上土地流转费等,每年总收入超过10万元。
昭通市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有8.26万户35.47万人,外出务工是促进搬迁群众增收的主要渠道。来源:云南日报沈迅 蔡侯友谭必丽张云萍 颜微 陈国英。【故事】核桃产业助农增收记者沈迅 蔡侯友核桃油、菜籽油、核桃仁酱,各式精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森林草原防火监测调度系统的投用,让大白路森林防火检查站实现了从人防+初步的技防到技防引领人防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监测火情也更加精准。
7月7日《云南日报》刊发昭通7篇稿件头版重要位置转二版2000字综述稿报道《昭通市守牢底线精准施策——全力推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8版联动整版推出专题报道《群众增收动力足 乡村振兴画卷美(聚焦)》《昭阳区靖安安置区搬迁群众江群芳——日子越过越幸福(故事)》《核桃产业助农增收(见闻)》《声音》报道昭通市转移就业稳住增收基本盘特色产业夯实发展硬支撑先导工程激活乡村新动能千方百计促进脱贫人口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特色亮点和经验做法同时三版刊发稿件《绥江——半边红李产业兴》六版刊发稿件《巧家县构建森林智能化管护体系——精准监测森林火灾(见闻)》具体内容如下↓群众增收动力足 乡村振兴画卷美记者沈迅 蔡侯友6月的昭通,山川叠翠,绿意盎然。坚持有服务输出,让群众稳定就业。我们建立了核桃油、菜籽油、灌装车间3条生产线,核桃油年产能达500吨、核桃仁需求量1500吨,菜籽油年产能2500吨、菜籽需求量8700多吨。由于巧家境内山高坡陡、地貌复杂,防火期天干物燥、林下可燃物载量大,森林草原防火监测系统薄弱。
2021年8月,鲁甸县聚焦全县85万亩核桃产业,大力实施延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商,引入本土油脂精深加工企业云南一品福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入驻园区,启动实施冷榨核桃油和浓香菜籽油精深加工项目,为促进全县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注入新动力。现在,美丽村庄好风景还带来了好钱景,不久前举行的沈家沟樱桃采摘节,吸引大批游客到村里体验采摘乐趣、品尝农家美食,寂静的小山村变得热闹起来,乡村旅游拓宽了村民增收的渠道。
项目全部建成后,将通过空、天、地、人的有机连接,实现全县森林草原防火科学规范的实时监测预警和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进一步提高森林防火视频监控覆盖率,最大限度减少森林火灾损失。今年以来,昭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0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93万人,较2022年增加2.4万人,一季度全市脱贫户和三类对象人均工资性收入3080元,同比增加36.6%。
从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就业帮扶车间到昭通苹果产业基地,从昭阳区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到彝良县云中苗寨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一项项稳就业促增收的生动实践不断涌现,一个个富民强村产业展现生机活力,一座座和美宜居村庄绽放新颜。853个企业、1685个合作社与41.39万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脱贫户和三类对象建立了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双绑覆盖率达93.6%,高原特色产业夯实了脱贫群众增收的硬支撑。稳住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就稳住了全市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增收的基本盘。为延伸苹果产业链,昭阳超越农业有限公司在苹果基地配套建成4万吨苹果保鲜气调库、1000吨保鲜气调试验库、每小时20吨苹果智能分选线。通过护林员智能巡护App,可以定时上传护林员实时轨迹和巡护中发现的问题,还能实时获取当前位置、第一时间上报火情、指挥防灭火工作,实现防灭火工作智慧化、规范化。作为全国脱贫人口最多的地级市,昭通市坚持把185.07万脱贫人口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头等大事,抓实就业帮扶,发展富民产业,培育乡村业态,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推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近年来,昭通市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百千万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要求,突出脱贫人口集中区域,紧扣脱贫群众增收主线,以脱贫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落为基本单元,充分考虑其区位、资源、产业、文化、人口等因素,按照党建引领、政府统筹、专家指导、干部规划、群众主体的总体思路,率先打造了云中苗寨云中乐谷坝上花海·七彩坝塘3个脱贫致富示范先导工程。通过实施订单式、定向式、定制式职业技能培训,全市技能劳动力达56.03万人,技能劳动力年均收入较普通劳动力增加1.2万元以上。
彝良县云中苗寨咖啡屋。云南一品福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文兰介绍。
近日,记者在昭通市鲁甸县高原特色绿色食品产业园区看到,年产500吨冷榨核桃油和2500吨浓香菜籽油精深加工项目投入运行,3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里各式设备有序运转,身着工作服的技术员们各司其职,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他们经过的每一个轨迹,都会实时传输到巧家县森林草原防火监测调度系统的平台上。
——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 李小云这几年,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沈家沟村家家户户住上新楼房,水泥路通到家门口,不管是用水用电、就医就学,还是村庄人居环境、村民的思想观念,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目前,全市105万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93万人,19.71万易迁劳动力转移就业18万人以上,务工收入占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的76.53%。除了香葱产业外,靖安安置区周边还布局了蔬菜大棚3000个、中药材基地1500亩、临街商铺4.9万平方米、就业帮扶车间2.5万平方米,开发公益性就业兜底保障岗位1379个,全力促进不能外出的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为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鲁甸县聚焦高原特色产业实施延链补链强链精准招商,先后引入一品福、鲜意浓等核桃产品深加工企业落户鲁甸,助力全县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先导工程激活乡村新动能昭通市欢送外出务工群众集中返岗。同时,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采用优先吸纳搬迁群众务工等方式,带动更多群众共享产业发展红利、就近就业增收。
促进农民增收,短期靠就业,长期靠产业。同时,前端监控摄像机配备了热红外、可见光两种传感器,通过高灵敏度红外热成像和可见光分析,可以自动识别监测范围内的热源和烟雾,准确监测森林火情火灾,一旦发现火源或烟雾将自动抓拍、录制视频,通过地理空间分析后,准确定位火情具体位置。
核桃产业是富民强县增绿的生态产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产业支撑。在家门口的香葱基地务工,每天的工资在80元至120元之间,实现了照顾家庭、务工增收两不误
昭通市气象台2023年7月7日14时55分发布雷电Ⅳ级预警:预计未来12小时我市昭阳、镇雄、威信、彝良、大关、盐津、永善、绥江、水富等县(市、区)将出现雷电活动,部分区域可能伴有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请注意防范。昭通市气象台2023年7月7日14时55分发布冰雹Ⅳ级预警:受强对流云团影响,预计未来6小时内我市昭阳、镇雄、威信、彝良、大关、盐津、永善、绥江、水富等县(市、区)的部分区域将出现冰雹,可能造成雹灾,请注意防范昭通市气象台2023年7月7日14时55分发布冰雹Ⅳ级预警:受强对流云团影响,预计未来6小时内我市昭阳、镇雄、威信、彝良、大关、盐津、永善、绥江、水富等县(市、区)的部分区域将出现冰雹,可能造成雹灾,请注意防范。昭通市气象台2023年7月7日14时55分发布雷电Ⅳ级预警:预计未来12小时我市昭阳、镇雄、威信、彝良、大关、盐津、永善、绥江、水富等县(市、区)将出现雷电活动,部分区域可能伴有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请注意防范
得益于国家政策对残疾儿童康复治疗的帮扶,洪艳辞去了美容院的工作,带着儿子到昆明做康复治疗。6月7日,刚好是小舒10岁生日,课间时,他向同学分享:今天我过生日。
叮铃铃……7时,闹钟响起,洪艳(化名)关闭闹钟,起床开始忙碌的一天。这时,洪艳才意识到孩子的身体出了问题,带到医院检查被医生告知由于生产时缺氧导致脑瘫。
希望他能健康快乐成长就好。直到小舒一岁多时,才发现他无法正常站稳走路,双腿紧闭呈X状。